添加日期:2011年9月7日 閱讀:988
記者調查發(fā)現,藥品價格調整后,多種藥物先后從市場銷聲匿跡。導致藥品“降價死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?記者調查發(fā)現,一旦國家有關部門調整藥品價格,所有環(huán)節(jié)的利潤空間都在縮小。對這些環(huán)節(jié)來說,往往就會選擇放棄該藥品。
“業(yè)績”面前銷售員“不給力”
還是用記者調查的氯霉素眼藥為例。當記者問及兩種價格的氯霉素眼藥有何不同時,銷售人員解釋:“藥物濃度不一樣,國家調整的、售價為1.3元的那種,其實和生理鹽水相似,起不到治療沙眼的作用,還是貴的那種藥效好!彼強調,售價高的藥品,氯霉素成分濃度遠遠高于售價低的那種。
聽了銷售人員的話,多數購買者都會選擇貴的藥品,那么事實上,兩種藥品的區(qū)別能有多大?一位眼科專業(yè)醫(yī)生透露,滴眼液中添加的玻璃酸鈉成分廣泛應用于外科手術,可以起到潤眼和保護眼結膜的功能,但治療沙眼、結膜炎等疾病的有效成分仍舊是氯霉素。而藥物濃度的計算方法,是用藥物含量除以容量。兩者分別是用20mg除以8ml,12.5mg除以5ml,計算可知兩種規(guī)格的藥物濃度同樣為2.5mg/ml,因此銷售人員對于貴的藥品藥物濃度高、療效好的解釋是錯誤的。
眾所周知,藥店銷售人員上崗前,都必須經過相關培訓、考取相關資質證,銷售人員沒有理由不明白藥物濃度的常識,那么她為什么要“忽悠”買藥者購買貴的藥品呢?想必誰都能夠明白,1.3元的藥品和售價8元以上的藥品,給銷售人員帶來的銷售業(yè)績是不同的。
藥價“倒掛”經銷商忍痛割愛
在大型連鎖藥店經理看來,每一次降價都對藥店是一次考驗,藥店需要根據*新限價進行定價調整,并與藥品代理商重新進行價格銜接。9月份的這次調價,他們藥店共涉及幾十個品種的藥品,有四五種藥品出現“倒掛”現象,即進貨價格高于*高零售限價,為了遵守規(guī)定他們只能賠錢銷售,之后再與藥品代理商重新商討進貨價格。
“按照限價出售,代理商的利潤會被壓縮,*后導致代理商不再向藥店供應該藥品。”這位經理告訴記者,他也發(fā)現過一些藥品在降價后出現“停止供貨”的現象,但隨著該品種的消失,同樣療效的更換過新名或新規(guī)格的藥品出現,例如藥品由原先每盒12片換為了每盒15片,而價格還與原先一樣甚至更高了。
利潤壓縮制藥廠選擇放棄
河北省某藥品經銷商說,藥品分為原研藥和仿制藥,在我國有99%的藥品都屬于仿制藥,這是因為仿制藥比原研藥前期投入少。原研藥一般需要投入幾億元的研發(fā)資金,還要進行多輪的臨床試驗,工藝要求高耗時久且資金回流慢。而仿制藥只需要一套藥品生產設備,與成千上萬的藥品相比,生產成本幾乎為零,藥品的成本主要放在了藥品流通、藥品推銷等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上。對于一些藥廠來說,一旦某種藥品被限制價格、被限制利潤,他們自然要想辦法調整這方面的經濟損失,推出更新的藥品上市,因此被限制價格的藥品,被淘汰的可能*大。
記者先后聯(lián)系了多家藥品生產企業(yè)。某藥廠負責人說,降價藥品退市,藥廠并不愿意看到:“自從國家統(tǒng)一實行藥品降價以來,已經有很多‘老藥’都退市了,不少藥廠都挺不住,我們藥廠在過去幾年也有降價藥品退市,這實在是無奈之舉。退市意味著要開發(fā)其他藥品,也意味著成本增加。”
另一個導致藥廠淘汰限價藥的原因,就是行業(yè)內部的惡性競爭。比如某種藥品,可能有五六個不同地域的廠家都在各自生產經營。大型藥廠的生產成本高,剛入行的藥廠想占領市場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控制成本,這樣一來他們在零售或上市的價格就很有優(yōu)勢,這直接導致該藥品利潤被壓縮。特別是國家限定價格的藥品,遭遇惡性競爭時,往往是藥廠優(yōu)選的犧牲品。
責任編輯:張言 m.mjwave.cn 2011-9-7 15:49:42
文章來源: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廣州金孚互聯(lián)網科技有限公司-1168醫(yī)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http://m.mjwave.cn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.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1168醫(yī)藥招商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3.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4.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聯(lián)系郵箱:1753418380@qq.com。